全是套路!这些朋友圈信息真能窃取隐私

发布时间:2025-05-19 11:36:38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微信朋友圈,全套窃有些是友圈隐私用来和家人朋友联系,有些用来工作。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全套窃有些链接和消息需要鉴别,友圈隐私因为它们有可能是信息伪装的骗局,会骗取个人信息,全套窃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友圈隐私可能会造成损失。信息5月9日,全套窃沈阳晚报、友圈隐私沈报融媒记者从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信息官方微博@沈阳网警巡查执法获悉,像性格测试、全套窃集赞换奖品、友圈隐私筹款治病、信息拼团买水果、帮忙砍价等微信朋友圈内容,还真能窃取个人信息。

八种常见的朋友圈“套路”

全是套路!这些朋友圈信息真能窃取隐私

1.性格测试

信息:我是×××,直觉准到爆!判断力超强,性格测试!

真相:有些APP开发了营销测试,伪装成“性格测试”,需要填写姓名、出生日期等,用微信登录就会泄露隐私。类似的骗局还有:免费设计签名,测另一半长相,有多少人暗恋你,测测你的名字值多少钱。

2.投票获奖

信息:十万大奖萌宝宝大赛开始报名啦!关注公众号,上传宝宝照片参与投票,就有机会获奖。

真相:这类投票获奖的微信,往往需要先关注账号或绑定手机,并提供家庭的真实信息。一旦骗子掌握到用户的重要信息,就可能编造重病、车祸等圈套行骗。

3.集赞换奖品

信息:得到80个赞,获得免费拍摄纪念照。收集150个赞,免费赢空调。

真相:照片是免费的,可相框收高价;信息泄露后,收到垃圾短信和诈骗信息;很多集赞活动都打着免费旗号,但兑现时仍有各类消费,不少往往是空头支票,兑现难度大。此外,用户还可能在兑换过程中泄露个人信息或买到假货。

4.筹款治病

信息:为孩子筹措医疗费用,寻人、济困的帖子。

真相:如果信息属实,仍存在善款被滥用的可能。网络上,有一些筹款治病骗局是虚假信息。行骗者会在受害者拨打电话时,进行电信诈骗。这类案件犯罪对象不明确,犯罪地点甚至跨国,财产难以追回。因此看到筹款治病类信息,要慎重核实。

5.拼团买水果

信息:进口车厘子5元一斤,进口榴莲5元一个!在微信凑齐所需要的人数,以低价买水果。如果人数未达到要求,拼团失败,预收款会返回微信账户,人数满足时显示拼团成功。

真相:这种信息可能导致的后果有:长时间收不到水果,屡遭退款,个人信息泄露,收到垃圾短信等。有一些拼单,商家的主要目的是增加APP下载量和收集消费者信息。若不法分子掌握了手机号、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信息,银行卡内的资金可能会被套取。

6.帮忙砍价

信息:请朋友在链接中帮忙砍价,若砍价到零元,可免费获得品牌手机、相机甚至汽车。

真相:付钱后没收到货物,只收到诈骗短信。一些砍价链接会要求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甚至身份证号码,可能为不法分子行骗提供条件。

7.转发免费送

信息:我已经领了,是真的!转发并发送截图就免费送。

真相:免费送所谓的“品牌商品”一般都是从购物网站上批发,成本价极低。

8.转发领流量

信息:你的好友已经免费领取XXM流量,只要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领取XXG流量,赶快抢抢抢!

真相:其实是广告公司想测试哪些手机号对他们是有效的,以前是挨个电话号码拨打,现在是直接做个网页等着分享,然后就可以打推销电话或是发广告信息了。

以下这些骗局“更加复杂”

据介绍,还有几种骗局也常出现在微信里。比如主动加你的美女帅哥,通常会以加错人为由,然后和你交个朋友,取得你的信任之后,或者是让你捐款给贫困山区的儿童,又或者让你购买他们的茶叶。

再有就是发信息告诉你可以在朋友圈帮别人打广告获得广告费,发布一条广告就可以获得几元钱,坐在家里就能赚钱。另外,还有投资电影等项目。这类项目有真有假,但是在朋友圈或者让你在不知名的网站上投资,并承诺高额返点的一定是假的。所以市民在网上参与活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动钱转账时一定要慎重,另外就是你和家人的照片、住址、手机号码、工作单位等所有信息都不要上传,以免上当受骗。

网友评论(0)
暂时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喽...
我想说两句(您的回复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热点新闻

喜欢黑骡子网,那就猛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