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的王恺石崇到底有多有钱 还原两人斗富的历史真相

发布时间:2025-05-19 15:06:47

晋武帝司马炎可以说为晋朝后来的晋朝灭亡埋下了种子。他在位期间纵容手下大臣无节制斗富,王底有多一时间奢靡之风盛行,恺石而经过战乱的钱还人民却依然生活困苦。说起王恺和石崇这两人,原两可以说天下的人斗财富都集中到了他们的手中,但是历史他们却并不行仁义,而是真相将财富进行无度的挥霍。

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一统的晋朝王朝在开创之初,都有相当旺盛的王底有多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君民臣子群策群力,恺石为王朝的钱还长治久安打下深厚的根基。然而晋武帝是原两个例外,他并非胸怀大志、人斗深谋远略的历史雄才之主,在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志满意得,不再把富余精力用于开疆拓土抵御外侮和劝课农桑励精图治,而是用于骄奢淫逸和追求享受上。
 

晋朝的王恺石崇到底有多有钱 还原两人斗富的历史真相


 

据史书记载"帝既平吴,专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沥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珧、济始用,交通请谒,势倾内外。"作为开国之主的晋武帝司马炎如此奢华,他的官僚队伍也无不竞相效尤。

宰相何曾每日三餐饭最少要花费一万钱,还愁没有可吃的菜,以致无处下筷。以当时的购买力,一万钱相当于一千个平民百姓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可见何曾奢侈到何等的程度!何曾的儿子何劭比他父亲更甚,他"食之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每日的伙食费是其父的两倍!

有司马炎、何曾等高官显宦在上面垂范,西晋的各级官吏不再把安邦治国济世安民放在心上,而是把全部精力用于追逐纸醉金迷、竞相斗富的荒唐生活,一时间君臣沆瀣一气,将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背景之下。

石崇(249~300年),字季伦,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他出身豪门,其父石苞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史书记载石苞"容仪伟丽,不拘小节"。可能是遗传的缘故,石崇过的也是"任侠无行检"的生活。石崇小时候很机敏,勇敢且有谋略。

他的父亲石苞临终前分财物给诸子,唯独不给石崇。石崇的母亲提醒他给石崇也分一份,石苞说:"此儿虽幼小,以后却能自立。"石崇二十来岁就做了修武令,为人做事都很干练。后来因为征讨吴国有功,被封为安阳县侯,不久又迁为侍中,出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

石崇颖悟而有才气,率意而为,但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检点。他在荆州任上时,私自与手下劫掠远来的商客,以至于积累了如山似海的财富。为了炫耀自己的豪富,石崇特地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珍贵的异花奇草,在住宅的边上造起了一个豪华园林,凡远行的人都在此饯饮送别,因此号为"金谷园"。

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石崇命人根据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郦道元在《 水经注 》中就曾提到石崇的金谷园"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

园内筑百丈高的崇绮楼,可"极目南天",以慰绿珠的思乡之愁,里面装饰以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谓穷奢极丽。石崇和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 这帮人员经常聚此饮酒作诗,享受人间美景,品尝天下美味。

石崇的厕所也修建得十分豪华,厕所内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门口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完了厕所,这些婢女要求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换下的衣服以后就不再穿了。

石崇的一个朋友,叫刘实,有一次去拜访石崇,突然感觉肚子痛,连忙去上厕所,一进厕所,见里面有一只大床,挂着漂亮的纱帐,铺着华丽的垫子。两个侍女各立一旁,手里拿着香囊。刘实连忙退出来,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小心进了你的卧室。"石崇听后,哈哈大笑说:"你进去的正是厕所啊!"刘实听后目瞪口呆!

而王恺呢?由于姐姐嫁给了司马昭,王恺被委以重任,官至大将军。据说王恺身材颀长,眉清目秀,不仅是个标准的美男子,而且还是一个聪明绝顶、出口成章、处事机敏的干练之材,他以善于敛财闻名朝野。王恺不仅善于从朝廷大吏、盐政织造及富商大贾那里聚敛钱财。

而且还首倡在朝廷施行"议罪银",收入所得,全部并入私囊,以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和好事铺张的生活需要。王恺还善于揣摩晋武帝的思想意图,他"以帝心为心",处处变着法儿哄武帝高兴。武帝爱佛,他就建议武帝建造万佛楼,让王公大臣和各级文武官员献金佛给皇上,借以敛财。

武帝喜欢谈文论史,自誉无所不知,王恺就故意在同武帝议事时说话露出破绽,让武帝一一指出来,以示皇帝的英明和学识渊博。王恺的这些手段没有白费,换来了武帝的绝对信任,皇帝的信任换来了王恺仕途上的光辉前程,也造就了一个权倾朝野的窃国大盗。

王恺本来就是一个无耻之徒,现在官居高位,自然过起了奢侈腐化的生活。王恺有奴婢数千,造林苑数处,每处纵横几十里,甚至上千里。王恺一生收集了无数的珍藏,合计纯金大金元宝100个,1000两一个;小银元宝2000个,100两一个。洋钱30000元,制钱15万文, 铜钱15万文。

人参300余斤,玉如意200余柄,珍珠手串100串,桂圆般大的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500匹,毛呢哔叽2000板。"丝竹尽当时之精,庖膳穷水陆之珍"。《 红楼梦 》第四十八回写到妙玉与钗、黛、宝玉一干人喝茶,他们用的茶具极其珍贵。

薛宝钗用的杯子就是王恺的藏品,可见王恺的藏品有多丰富!后来,他们二人进行了旷世的财富对决。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

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枝条繁茂,树干四处延伸,世上很少有与他相当的。王恺把这棵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用铁制的如意击打珊瑚树,随手敲下去,珊瑚树立刻碎了。王恺之后感到很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宝物,石崇说:“这不值得发怒,我现在就赔给你。”

于是命令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拿出来,这些珊瑚树的高度有三尺四尺,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耀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露出失意的样子。豆粥是较难煮熟的,可石崇想让客人喝豆粥时,只要吩咐一声,须臾间就热腾腾地端来了。

每到了寒冷的冬季,石家却还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碎末儿,这在没有暖房生产的当时可是件怪事。石家的牛从形体、力气上看,似乎不如王恺家的,可说来也怪,石崇与王恺一块出游,抢着进洛阳城,石崇的牛总是疾行若飞,超过王恺的牛车。这三件事,让王恺恨恨不已,于是他以金钱贿赂石崇的下人,问其所以。

下人回答说:“豆是非常难煮的,先预备下加工成的熟豆粉末,客人一到,先煮好白粥,再将豆末投放进去就成豆粥了。韭菜是将韭菜根捣碎后掺在麦苗里。牛车总是跑得快,是因为驾牛者的技术好,对牛不加控制,让它撒开欢儿跑。”于是,王恺仿效着做,遂与石崇势均力敌。石崇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便杀了告密者。

此二人的斗富奢侈之举,在西晋并非特例。仅《晋书》记载,司徒王戎“多殖财贿,常若不足”;晋初开国重臣和峤“家产丰富,拟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获讥于世,杜预以为有钱癖”。晋武帝女婿王济生活十分奢侈,丽服玉食,挥金如土。

当时洛阳土地昂贵,王济买地为埒(埒专指马射场的围墙),并且用钱辅地,被当时人称为“金沟”。王恺家有一头牛名叫“八百里驳”,王济以钱千万与王恺进行射牛打赌。王恺自以为比王济箭法好,让王济先射,结果王济一箭将牛射死,并立即命人把牛心挖出,扬长而去。

有一次,王济在家宴请武帝,食器珍贵,蒸肫味道甚美。武帝问怎么做的?王济回答说:“以人乳蒸之。”以致武帝不高兴地中途退席而去。司徒何曾,在魏晋易代之际以敢于上奏弹劾贪官而著称,然入晋之后,侈靡聚敛更甚贪官。家财盈积,“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拟于王者”,“食无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说的是何曾尚奢豪,求华侈,其厨房所制作的馔肴胜过王侯帝戚之家。晋帝每次举办宫廷盛宴,何曾都不食用太官烹制的馔肴,认为不如自己家制的味美,无法下咽。晋帝亦不恼怒,反而特许他自带家厨烹制的菜肴。何曾特别讲究馔肴的味道,不惜花众多的金钱与精力,孜孜以求美食。

他每天用于饮食的钱财超过万金,即便如此,仍然感到味道不佳,说无下箸处。其子何劭奢侈更甚,“衣裘服玩,新故巨积,食必尽皆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然而没想到,吏部尚书任恺听说何劭“一日二万”的事后,很不服气,就以“一食万钱”来压倒他,并以此为“荣耀”。

网友评论(0)
暂时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喽...
我想说两句(您的回复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热点新闻

喜欢黑骡子网,那就猛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