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在比赛现场了解到,高项民族健身操比赛共分两个阶段进行,身操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颜值两项得分之和为比赛成绩。民族目健
据悉,运动迎首规定动作来源于国家民委和北京体育大学于2013年联合创编的高项民族健身操。这套操以众多民族典型的身操舞蹈元素为动作素材,融合了维吾尔族舞蹈的头部运动、景颇族的甩银袍、藏族的手臂运动、蒙古族的硬肩、土家族的拍打动作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元素。
比赛的高潮出现在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中,各民族特色在各自编排的民族舞中一览无余。各代表队或狂野奔放、或轻舞飞扬,整场自选动作比赛宛若一场艺术气息浓郁的民族大联欢。
内蒙古代表队队员魏然告诉记者,他们的自选动作灵感源于蒙古族的传统筷子舞和安代舞,整支队伍的成员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四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当中既有蒙古族,也有回、满等其他民族队员。
“在为期近一年的训练中,大家不仅对于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各民族成员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魏然说。
“民族健身操列入正式比赛后,参赛队伍明显增多,热情也较以前有所提高。”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裁判张杰表示,体育与文艺的跨界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各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满足了大众的健身需求,可谓一举多得。她认为,与传统健身操和普通广场舞相比,民族健身操的服装更加艳丽多彩,动作风格特点突出,一旦大力推广,普及难度并不大,前景乐观。
作者:邹俭朴 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