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兄弟都有谁 三兄弟为何为不同的势力效力

发布时间:2025-05-19 18:54:52

诸葛亮有大才,诸葛尤其是兄弟兄弟效力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诸葛来已经近乎神人一般的为何存在了。然而为世人所不知的势力是,诸葛来还有两个才能出众的诸葛兄弟,由于诸葛亮的兄弟兄弟效力名声太想,以至于另外两人少有耳闻。为何他们三兄弟被称为“龙虎狗”,势力然而这个组合却是诸葛隶属于不同的阵营。

即使孪生兄弟,兄弟兄弟效力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为何追求而出现分歧,甚至成为敌人。势力三国时期,诸葛魏蜀吴三分天下,兄弟兄弟效力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为何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诸葛亮的兄弟都有谁 三兄弟为何为不同的势力效力


 

需要体现说明的一点是诸葛三兄弟中,诸葛瑾、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两人的同族兄弟。当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狗有着怎么的命运与人生结局呢?诸葛三兄弟,分别在三个敌对的阵营中,各为其主,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表现出各自出类拔萃的才华。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互不往来,忠心耿耿,各保其主。建安二十年,孙权派诸葛瑾出使蜀国通好刘备,按常理,他完全可以利用公差之便与其弟诸葛亮叙叙手足之情,但他与其弟诸葛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诸葛兄弟的公心、忠心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三兄弟都是德才兼备,当世之奇才,那为什么三人不联手合力,共同辅佐某一位主子,而成就更大的事业呢?诸葛兄弟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他们都知道事君如伴虎的道理,如果某一位得罪了主子,主子一发怒,轻则“穿小鞋”,“扣帽子”,重则蹲监牢,满门抄斩。

你想,如果三兄弟同朝共事,一人有罪,三人皆斩,岂不是绝了诸葛之后么? 诸葛三兄弟各为其主,此乃狡兔三窟之计也。既或主子是圣明的,三个同等才华的人,同事一主,犹如一山藏三虎,必将互相排斥,以致互相残杀,此乃我国“文人相轻”之传统也。

俗话说,只有好同学,好同乡,没有好同事。做朋友、做兄弟当然好,如何容得你同朝共事呢?一个中国人比一个日本人强,十个中国人就比十个日本人弱。为了不使兄弟反目为仇,三兄弟不得不各奔东西,自保前程。如果三兄弟精诚团结,抱成一团,合力辅佐,那可能更为危险。

试想,三个能力超群的人,本身就会引起同僚的妒嫉,就是最圣明的主子,也会因你德高震主而对你有所防范,如果某一奸臣小人告上一阴状,说你拉帮结派,试图谋反,三兄弟岂不是命丧黄泉。聪明的诸葛三兄弟,尽管有雄才大略,决胜千里。

尽管有管晏之才,治国安邦,但左思右想,终不能有万全齐美之良方,只好各走各路,各为其主。诸葛三兄弟均为人之豪杰,名垂千古,但手足终无团聚之日,岂不悲哉!首先来说诸葛瑾,字子瑜,174年出生。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

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诸葛瑾人如其名,为人非常谨慎,他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点到为止。

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伐关羽,因功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吕蒙驻守公安。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被刘备断然拒绝。

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刘备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

然后就是诸葛亮。关于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不再过详细介绍,主要说下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诸葛亮除了是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他在书法、绘画、音乐上的成就同样不低。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诸葛亮的草书《远涉帖》。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乐方面,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再就是诸葛诞,字公休,生年不详。

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

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领兵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255年,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网友评论(0)
暂时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喽...
我想说两句(您的回复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热点新闻

喜欢黑骡子网,那就猛击分享吧!